1997年,蔣加林先生抓住公有體制改革的大 潮...[查看詳細]
2020年中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|
作者:admin 閱讀次數: 發表時間:2021年07月06日 17:37 |
所謂的醫藥是預防或治療或診斷人類和牲畜疾病的物質或制劑。藥物按來源分天然藥物和合成藥物。醫藥也可預防疾病,治療疾病,減少痛苦,增進健康,或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或幫助診斷疾病的物質。 所謂的醫藥是預防或治療或診斷人類和牲畜疾病的物質或制劑。藥物按來源分天然藥物和合成藥物。醫藥也可預防疾病,治療疾病,減少痛苦,增進健康,或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或幫助診斷疾病的物質。 產業現狀 近幾年來中國醫藥市場需求旺盛,終端規模持續上升,醫藥行業持續高增長。中國藥品領域“供給側”矛盾突出,主要體現在細分產品市場供需關系均未達到均衡。一方面,高端的好藥新藥嚴重不足,不能滿足國民的需求,需要大量進口。另一方面,低端的仿制藥過剩,供給遠遠超出市場總需求。 目前中國仿制藥整體水平不高,準入門檻不高,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,產業基礎又比較薄弱,藥品低水平重復現象比較嚴重。對此醫藥行業制定了一些政策,近兩年政策制定更加系統、執行力更強,從藥品審批、生產、流通、支付各環節,政策直指痛點。醫藥行業的改革正在進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,為真正的醫藥分家做最后的準備?!蛾P于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》和《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“兩票制”的實施意見(試行)》的相繼出臺,醫改力度持續加大,未來醫改將進一步加大醫藥行業的格局分化。 市場容量 2019年醫藥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3,908.6億元,同比增長7.4%,高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同期整體水平3.6個百分點。截止2020年2月底,我國醫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7333家,其中虧損企業數量2238家,虧損面30.5% ,環比提高了14.9個百分點。2020年1-2月,我國醫藥行業營業收入達到3124.2億元,同比減少8.6%,行業實現利潤總額達到414.9億元,同比增長10.9%。 隨著兩票制的深入推進,流通環節的灰色空間逐漸減少,很多藥品的銷售費用由經銷商轉移到了生產商,生產商的銷售費用增加。并且在一致性評價政策、帶量采購政策等推動下,藥品的收購價格遠低于原本的市場價格。除了受政策影響,原料藥漲價也是導致藥企利潤下滑的另一大原因。醫藥行業是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的避風塘,具備較為安全的發展空間。同時,科創板落地為創新藥、生物醫藥行業帶來更多的發展可能。 市場需求 中國人口老齡化呈逐年上升趨勢,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。隨著人口老年化加劇,中國醫藥市場需求急劇加大。同時中國政府提出,協調推進醫療、醫保、醫藥聯動改革。“三醫聯動改革”深入推進將加速“健康中國”戰略的落地。改革醫保支付方式、在70%左右的地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、深化藥品醫療器械審評、審批制度改革是“三醫聯動改革”的重中之重,醫藥行業、醫藥市場或發生重大變革。未來中國醫藥行業面臨洗牌,在政策的調整中不斷的規范、完善市場制度,提升市場供給。 發展趨勢 隨著全球大批“重磅藥物”的專利集中到期,中國制藥企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。據中研普華預測,2020年中國醫藥行業總產值將達到十萬億,位居全球第二。發改委擬放開基本藥價,藥價管理模式迎來變革,醫保收支約束下的藥價難以迎來普漲,醫保藥價管控模式變更,低價藥、非醫保藥、OTC和血液制品等有望實質性受益。 國資企業是中國經濟巨大的存量資源,國資改革正在不斷激活中國經濟微觀主體動力,中央政府發布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文件,國企改革將迎來全面提速時期。預計今后5-10年,醫藥行業產業總量將持續增長,利潤總額也穩定在一定水平的增長之上,到2025年中國醫藥行業利潤總額將達5780.2億元。 “兩票制”+“營改增” “營改增”政策的出臺,要求與商品相關的發票都必須在稅控體系中進行開具,因此,出廠價格不得不受到稅務體系管理監控,藥品價格會因為公開透明而更趨合理性。底價代理的藥品生產方將遇到更大的工作阻力。在“兩票制”和“營改增”政策的雙重影響下,醫藥行業中的藥品批發子行業將實現集中化發展。在整個體系內,具有一定實力和規模的批發單位,往往更具有經營、管理等能力優勢,因此有利于直接簡化藥品流通的步驟和環節,促進行業的規范化發展。 在集中化發展的過程中,采用過票、倒票等方法的批發單位無疑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。“兩票制”與“營改增”的施行,對于醫藥行業正常健康發展無疑有著正面推動作用,制度改革對醫藥行業中魚龍混雜、不合規運營的中小型企業進行了徹底清洗。所以,被行業和市場淘汰掉的代理中間商只能采取科學轉型等方式,藥品代理商需要向更專業、更有特色、更具品質的服務方向進步,以此達到市場對行業內各單位的要求,實現順利發展。
|
下一篇:連鎖巨頭并購太兇猛 豪擲14億收... 上一篇:比智高25秒金銀磨砂 |